以各种贷款为保险标的的信用保证保险,正成为又一个充满热度的金融产品类别。
4月15日,根据央行发布的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当季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4.75万亿元,同比增长13.4%,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6.59万亿元也比去年同期增长1.06亿元。总体来看,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带动社会融资活动频率的增加,也带动各类信用相关金融产品销售量不断增长。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作为加载在贷款融资活动场景中的保险,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业务规模显著扩张。
融资需求拉动业务规模增长
信用保证保险作为能够支撑消费以及小微企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在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绪瑾看来,它是“有潜力的,并且与经济发展正相关”。
根据中国保监会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保证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1.96亿元,同比增长15.24%;2015年全年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人获得融资金额1015.6亿元,其中有25个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共支持12.3万家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融资贷款188.6亿元。
记者对保监会官网相关统计进行梳理后得知,从2015年至记者发稿,保监会共完成了对44项信用保证保险条款与费率的批复,其中,个人贷款保证保险12 项,中小或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6项,个人汽车消费履约保证保险5项,短期出口特定合同信用保险2项,国内贸易装运前融资信用保险、国内贸易贷款信用保险、出口贸易信用保险3项。此外,还包括商业助学贷款保证保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证保险、农户联户贷款保证保险、农户担保贷款保证保险等相关事项的批复。
在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信用保证保险主要是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而贷款相关保证保险规模的增长,是近年来信用保证保险市场不断扩张的主要驱动。今年1月成立的国内首家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市场主体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信保”),便把业务分成融资类和非融资类信用保证保险。其中,融资类业务主要为各类融资活动提供增信及保险服务,如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非融资类业务则是以义务人履行合约或者履行承诺为保证标的的信用保证保险,如工程履约保证险、商业合同信用险、诉讼财产保全保证保险等。
目前,多家财险公司将信用保证保险作为财产险的增量市场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除已成立的阳光信保外,太平洋产险也正与安联保险旗下的裕利安怡在进出口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方面进行合作,此外市场中也有银行系保险公司计划成立信用保证保险公司的传言。
贷款相关保证保险的发展也符合政策导向。“新国十条”提出,要“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并且“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
2015年1月,央行、工信部、商务部、银监会与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针对小微企业的还贷方式提供更灵活的贷款保证保险产品;针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小微企业,细化企业在经营借贷、贸易赊销、预付账款、合约履行等方面的风险,创新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同时,探索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此外,在经营模式上,《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探索以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为主要载体,“政府+银行+保险”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合作经营模式。
贷款质量下降挤压承保利润
整体而言,目前市场中的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差别并不大。在保监会从2015年至今批复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条款与费率中,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和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月基准费率基本在1.22%-1.80%之间,结合贷款方信用等级情况、贷款用途、还款能力等设置调整系数,以确定最终费率,并且实行绝对免赔。免赔金额为保险事故发生时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比例的投保人所欠被保险人贷款本息的金额。保险期间以一年期居多,最长的为三年期,保险合同开始时间与贷款合同开始时间一致。
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目前贷款类相关信用保证保险的主要客户是个人或者小微企业。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平安开展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流程:首先,平安会寻找贷款客户并进行风险审核,经审核合格的客户购买保证保险后,直接去银行或小贷公司获得平安审批额度的贷款。如果客户发生逾期,由平安进行逾期贷款的催收,逾期发生超过保单约定的天数后,由平安向银行或小贷公司进行理赔并取得代位追偿权,同时继续向欠款客户进行催收管理,产生的坏账由平安承担。
与银行合作,是各家财险公司销售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的主要选择,而信用保证保险的增信作用对于投保人而言,在贷款场景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记者从部分财险公司了解到,多数财险公司通过银保渠道来销售贷款保证保险,或者是以直销的形式,让业务员在银行网点进行销售。而在增信方面,贷款保证保险能够让投保人在征信资质不足的情况下获得贷款。此外,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晖向记者透露,在该公司开展贷款保证保险的部分区域,投保人能够凭借保单从银行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
然而,在实体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背景下,银行不良率上升、资产质量下降,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因素也传导到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的承保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赔付支出的增加。平安产险2015年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赔款支出约33亿元。李晖也告诉记者,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在 2015年承保业务差不多盈亏平衡,“今年贷款违约率和逾期率都上升了,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一家上市财险公司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负责人也称“赔付趋势不容乐观”。
“风控”“服务”两手都要抓
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阳光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银行资金不良率升高、信用风险增加的市场状况下,阳光信保会根据行业研究、公司资本金和风控能力,确定适合公司偿付能力及风险偏好的业务限额及组合。其他受访财险公司也表示,会在风控环节进一步细化,更仔细更谨慎地评估投保人的资质,尽职调查更详尽,包括对个人征信以及日常流水等信息的把握;而对于企业贷款,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地区也是需要评估的重要信息之一。
王绪瑾认为,在目前承保盈利有难度的情况下,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规模仍然在扩张,一方面是出于财险业务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各公司也是希望通过做大规模,用投资收益来保证整体利润,“规模大了,就有更多的资金去投资”。王绪瑾称,目前我国财产险费用率在全球来看偏高,而在费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承保盈利将越来越困难。在王绪瑾看来,服务将成为各家财险公司在贷款相关信用保证保险领域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