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光阴荏苒。去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发布。迄今,正好满一周年。

“舞台已经搭好了,关键就要看我们保险业能否把戏唱好。”一年前,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的话振聋发聩,言犹在耳。彼时,他提出:保险公司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励精图治,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强化内控管理,创新盈利模式,以健康的体魄承接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的滋养;保险监管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监管,为“新国十条”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过去的一年,诚可谓政通人和,万象更新。保险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保险业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一年来,全社会共同推动、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大好局面已经形成。从国家层面看,继“新国十条”之后,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翻开了保险业加快发展和走向腾飞的新篇章,在保险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地方政府和部委层面看,截至目前,已经有33个省、市出台了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文件。保监会与20多个省、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值得指出的是,一年来,保险监管部门的努力有目共睹。“新国十条”下发后,保监会即会同相关部委按照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抓紧开展工作。在推动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的过程中,保监会系统从上到下,工作积极主动且卓有成效。比如:通过《中国保险报》的报道,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年来,项俊波奔波于全国各地宣讲“新国十条”精神,介绍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迄今,他已经跑了17个省、市,被誉为“最大的保险推销员”。《中国保险报》了解到,项俊波每次到地方讲课,皆听众云集,响应热烈。监管部门的一把手如此激情敬业,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又比如:各地保监局局长也纷纷在当地给各方宣讲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道。

一年来,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创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比如:着力开展大病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业务,顺应了人民群众和政府的期待。

一年来,保险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能力不断增强。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和贷款保证保险,完善科技保险体系建设,推广国产首台套装备的保险补偿机制,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总规模3000亿元,首期1000亿元。

顺应服务功能的拓展,保险业自身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比如:人身险、商业车险等费率改革取得新进展等。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保险业做到了在实现服务全局与行业发展两方面齐头并进、和谐共赢。

一年来,保险监管不断改进和加强,保险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特别是建成并发布了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保险业进入偿二代过渡期。我国在国际保险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

一年来的各项成绩表明:国家对保险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社会各界对保险业的关注和期望前所未有,保险业贯彻落实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展望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保险业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施展天地。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方面,都为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

展望未来,全行业应该倍加珍惜、倍加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扎实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精神,让保险业在服务大局中开出更绚烂之花。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越是要看到问题和风险。各保险主体站位要高,放眼长远,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要告别粗放式的发展逻辑和发展模式,不唯保费论英雄,注重提升内在服务价值,牢牢守住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悉心维护全行业的良好形象。比如:在发展大病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业务时,要时刻注意增强合规合法意识,以自身严谨、优质的服务不断赢得并增强政府相关部门的信任。这些业务领域是今后商业保险拓宽发展空间,挖掘增长潜力的重要领域,需要全行业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认真对待,不辜负政府和人民的信任。

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从现在到2020年只有5年时间,各项任务相当繁重。希望保险业共同努力,在服务大局中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新层次,再造行业发展新高度。要带着崇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去从事保险工作,把保险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让保险这个崇高的行业,赢得各方由衷的尊重。唯此,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