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时讯
    无人驾驶技术会降低汽车保险的保费吗?

     或许不远的将来,电影当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场景就会真切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有人说:“当自动驾驶技术真正落地的时候,也是行业洗牌真正来临的时候,公交、出租司机,快递、外卖配送员,观光区、居民区的保安……这些都会被无人车取代。”也有人说:“无人驾驶将颠覆保险业”。无人驾驶的冲击力到底有多大?对汽车保险的影响究竟如何?

           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始于美国,最著名的是塞巴斯蒂安·特龙提出的谷歌版无人驾驶汽车。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领域研究,至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发了首辆无人驾驶汽车,2011年7月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曾在开放路段进行过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之后不少高校和机构也进行过一些公开路段的无人驾驶测试。2018年5月24日,苏宁在苏宁物流上海奉贤区对其重型无人驾驶卡车“行龙一号”进行了实测。同日,百度与盼达用车在重庆启动国内首次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试运营。2018年7月,美团宣布其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正式上线,除了已经投入试运营的无人车“小袋”,还有美团的无人配送新款概念车与无人机。从无人驾驶路测到国内首次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试运营,再到无人配送平台的正式开放,无人驾驶领域涌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并且成果诸多。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的智能性、稳定性、安全性逐步提高,发展越来越成熟。

           二、无人驾驶技术在个别领域初步落地

          目前,一些景区内观光车驾驶、大学校园里校车驾驶、港口内集装箱卡车驾驶、小区里治安巡逻等,实现了无人驾驶技术初步落地。不过,这些地方体现的是场景简单、路线固定、鲜有复杂交通状况发生,故而无人驾驶技术落地较容易。无人驾驶要真正“上路”,还需经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短期内还做不到全场景实际应用。

           三、无人驾驶的技术功能愈加先进

           无人驾驶技术在自主驾驶、自主巡航和自动泊车等方面的自动化驾驶解决方案愈加先进,尤其传感器方面的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多功能摄像头、全景摄像头、高分辨率激光3D成像摄像头等可以提前预测交叉车流中的信息,并可以在昏暗光线下捕捉道路行人信息,具有夜间准确识别率,从而对道路环境进行更精确的预判。另外,电子驻车、高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也逐渐应用于实际。

           四、智慧交通网络对无人驾驶的支持

           高速率、低延迟、高可靠性的网络连接,是无人驾驶的必要条件。无人驾驶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其必须在智慧交通网络下发展,智慧交通网络通过构建车与路、车与人、车与车、车与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更好地提升车辆与道路安全及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促进交通智能化,也是无人驾驶的必由之路。而无人驾驶高度依赖于软件,其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车辆基于操作系统才可以进行数据的收拢、归纳,再根据数据输出AI能力,这也使得无人驾驶本身与智慧交通网络密不可分。实际上,无人驾驶通过车上的传感器,运用算法不停地计算摄像头所捕获的图片,然后做出刹车或是转向的决定,已然是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循环。未来无人驾驶的发展,将成为电脑、手机似的智能终端。

           五、智能电力公路落地

           无人驾驶汽车依靠电力驱动,需要有充电设备。目前,北京至上海1700公里的智能电力公路已经过立项、审批开始破土动工,这是个具有颠覆性的项目。概括说,智能电力公路可以让车辆在主干道行驶过程中直接取电,同时为电池充电,而无需电桩。展开讲,智能电力公路是通过高效便捷的自动化设备进行道路改造,可供经过特殊设计的电动车在行驶中移动充电,并实现有线与无线网络协调控制,是一套推进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的全新生态系统。该系统为电动车续航里程与充电等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路径,能大幅减少汽车电池使用(减少了电池能源消耗)与摆脱充电桩,并可以提升废弃电能利用率,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该系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智能移动出行,提供更加可持续且更加安全的未来智能交通基础保障。

           六、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尚未达到一定程度

           虽然现在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能够很好地识别路线、躲避路障、读红绿灯等,但其计算机系统还无法达到类脑计算机体系的高度,尚难以做到像人脑一样思考问题,当车辆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遇到手势信号指挥通行时,使之难以判断。再有,无人驾驶技术规避意外事故是一大问题,由于可能导致意外的因素太多(诸如行驶路况、气候环境、某种程序缺陷或漏洞的突发等),特别是如何判断和处理行人及骑自行车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无人驾驶替代司机仍存在困境。还有,如果出现道路信号标志老旧变形等情况,无人驾驶技术的“视觉能力”(“视觉”传感器通过红外摄像和普通摄像两种技术完成道路环境的收集)可能产生误识或漏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就难以稳妥保障安全可靠出行,也就还不能投入现实使用。

          七、无人驾驶技术需要保险保障

          无人驾驶的商用化必须有风险可控的技术,这需要保险公司的参与。从风险控制专业技术角度,保险公司愿意承保,无人驾驶才能正式商用。例如,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商用化,物流行业的风险是可计算的,保险公司可以算出故障率是多少,需要多少赔偿金。保险公司给出明确的参数,表明无人驾驶商用化风险在可控之内。

          八、为应对意外事故保险不可或缺

          国内外无人驾驶技术路测过程中发生过很多意外事故,诸如剐蹭、追尾、爆胎等,甚至撞人致死(例如,美国时间2018年3月19日晚上,一辆搭载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Uber公司的汽车在亚利桑那州Tempe市的一条街道上行驶,随后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一名49岁的女性Elaine Herzberg死亡)。无人驾驶技术从实验到产品化,现实看还不会马上实现。即使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可靠性能达到99%,只要还有1%不可靠,危险事故就可能引发。为应对意外事故发生,保险不可或缺。

           九、人与机器共存阶段离不了保险

           纵然无人驾驶技术在一些领域实现了落地,也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维持人与机器共存的状态。因为无人驾驶时代需要更加成熟稳健的技术,距离这一时代尚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既然人与机器共存的状态还不能马上改变,人就可能面对交通事故责任,就还离不了保险。

    无论是无人驾驶汽车,还是人工驾驶汽车,都属于交通工具。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或停泊时,也一样面对雨、雪、冰雹、水灾、火灾、塌陷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交通工具损失,汽车保险将理所当然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在内。不过,无人驾驶汽车的科技构造与人工驾驶汽车大有不同,维修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这会影响到费用。

           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尚不能全场景实际应用,但其关键技术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可以更好地实现人与机器配合。传统的驾驶保护措施如配置安全气囊等,都是被动增加汽车安全性。而无人驾驶技术的车道保持及偏离报警、自适应巡航技术等,是以主动方式提高安全性。这些技术的运用使汽车的安全性能设计更加科学有效,体现在人与机器的配合上能够大幅减少人为的安全事故发生。但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不发生安全事故,只要存在安全事故风险,就仍需要承保安全风险的保险。

           由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能要比人工驾驶提高很多,其交通事故率自然会大幅下降,也自然会导致大幅降低汽车保险的风险保费。这不但会拉低汽车保险保费规模,还会拉低附加保费,使运营成本分摊的基础动摇。考虑到汽车保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占比之高,可能将形成对一些财产保险公司的巨大威胁。还有,无人驾驶技术导致的事故率下降,将降低交强险的赔付率,会迫使交强险降费,当交强险保费降到很低的时候,是否会有所改变或调整?

           无人驾驶技术的传感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车辆及周围物品损失,在车辆发生事故后能自动定损,不需要现场查勘,这对事故后车辆损失的数据收集过程将是极大的简化,相应的查勘定损人员等将何去何从?而且无人驾驶技术还在发展中,未来很长的时期内,各种车辆包括人工驾驶汽车、级别不同的智能驾驶汽车等都跑在路上。有的人享受自己驾驶汽车,有的人喜欢智能驾驶的便利,各有所好,“并驾齐驱”。这种现象将带来不一样的风险识别、不一样的责任主体、不一样的归责逻辑、不一样的反应能力,将对汽车保险业务形成新的考验。

            汽车是财产,传统汽车保险多关注财产风险。无人驾驶技术的风险,主要是在设计和责任上(将来汽车责任保险可能会替代机动车保险),当然也有财产损失风险。无人驾驶汽车大都是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合作生产的,加之经销商销售,责任主体多元,车的设计、系统稳定性、零部件质量、外部影响等因素不是一方主体可以控制的,若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分割责任,如何界定事故赔付标准,严重性不言而喻。汽车保险面对这样复杂的风险性质,条款、定价、理赔、服务等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有,将来无人驾驶汽车的用户可能会按行驶里程,或者用车天数甚至小时,来购买保险,使保险更加碎片化。

            现在的车险条款框架,不能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自身的特点,需要重新制定无人驾驶汽车保险。车险的定价机制是根据出险数据积累来判断的,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没有出险数据作参考,所以对无人驾驶汽车如何定价,尚处于探讨阶段。传统机动车保险分为车损险和责任险,无人驾驶除却了人的因素,如何确定责任是个难题。

           无人驾驶的发展不仅仅是不断克服技术上的难点,要解决的还有法律法规问题。制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定义复杂的主体,严格界定责任,才能妥善处置无人驾驶运营情况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纠纷等。法律法规的适用,将决定汽车保险对无人驾驶风险的状态管理(车险需要确定无人驾驶汽车出险时的车辆状态,状态不同关系到不同的责任主体以及所适用的法律)。

           总之,纯智能的无人驾驶必将成为未来驾驶的主要方式。面对越来越近的全新的无人驾驶时代,保险业不必“谈虎色变”,也不可“坐观其变”,要应时而变、度势而为,积极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深入探讨保险如何与无人驾驶匹配,以科学的思路、创新的精神、卓越的智慧为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做好保险准备。


    分享到:
    点击次数:1086  更新时间:2018-08-3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