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改革看商车费改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一创新对于保险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商业车险改革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日益普及,但商业车险产品供给端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整个车险行业的发展已产生制约。这迫切需要从车险供给端进行改革,破除源头弊病,带出车险行业的一潭活水。这就要求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破除产品划一、车险供给缺乏创新活力的僵局;二是破除风险划分粗泛、价格与风险不匹配的弊端;三是破除供给过程竞争激烈、消费者难得实惠的弊病。

上述问题是商业车险供给端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车险行业的发展就很难与日益发展的汽车市场相适应,很难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相适应。

2015年6月1日,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黑龙江等6个地区落地;2015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又决定在天津等12个地区开展第二批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工作。从改革内容看,这次商业车险改革实际上就是从供给侧入手的一项改革。监管部门通过对汽车市场变化、车险消费者需求变化、社会对车险行业要求变化及国际先进经验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做出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决定,主要目的就是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构建以示范条款为主、创新条款为辅的产品供给体系,做活商业车险的产品供给端,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按需选择,按风险程度付费,也让保险公司主动增强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内涵发展能力。

这次改革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推出两批试点,一方面反映了改革者的决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具备了基本的条件。首先,行业规模已经很大,数据积累足够支撑。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车险国,2014年车险保费达到5516亿元,大量的车险经营管理数据的积累,为商业车险改革的数据测算、分析、定价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我国商业车险细划风险级别创造了条件。其次,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改革的技术工具已经具备。2014年,中国保信车险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国业务、数据和管理大集中,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这次商业车险改革,实现了车型定价的历史性突破,这取决于行业建立了“行业车型标准数据库”和“车损险纯风险保费数据库”,这两个核心数据库都通过在车险信息平台的部署,实现了投保车型信息及纯风险保费通过平台实时返回到保险公司并完成每张保单的精准定价。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和行业信息平台的建立,车险风险分级细化是难以实现的。第三,发达国家车险发展步伐加快,内外差距不断扩大。欧美等车险发达国家以风险为核心的车险产品供给既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同时也给我国车险行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如果不改革,我国车险的发展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关键的是会偏离车险经营的本质和消费者的需求。第四,车险经营艰难,行业经营方式亟待改变。车险综合成本率不断攀升的现实,让整个行业必须严肃对待,尤其是车险行业粗放经营、简单粗暴的竞争方式必须改变。第五,纠正汽车行业的不正常现象需要车险行业发挥作用。在汽车消费领域,整车价格虚高、维修零配件价格超高、为降低成本而减配和粗制滥造等问题严重,这不仅需要汽车行业自身修正,更需要保险行业等外部力量的推动。商业车险改革根据车辆的不同风险状况、零整比、维修价格等因素为车险定价,无疑会对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广大汽车消费者也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这次商业车险改革虽然仍处于试点阶段,但已经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并且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基础是坚实的,全行业都有理由相信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商业车险改革还有很多保留的地方,如对高风险客户的惩戒力度不彻底,对车辆风险细分还需深化。但只要改革坚持以风险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性需求为导向,以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为载体,改革就会不断深化,商业车险的供给端就会不断提供日益丰富、多样、完善的保险产品和价格,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保障需求,更加自由地选择与匹配。届时,一个崭新的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中国车险市场也将呈现在世人面前。